手机版

贵阳:建设殡葬数字化平台 赋能百姓“身后事”办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34:00    

日前,从贵阳市民政局获悉:贵阳“百姓身后事”联办平台获评2024年全国数字政府50佳优秀创新案例。

聚焦解决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贵阳市于2024年9月建成“百姓身后事”联办平台。平台的建成,率先实现出具电子签章死亡证明,率先提供从死亡证明开具到身后事办理的全过程闭环服务,率先建成死亡人口信息数据库。

死亡证明“一证共享”

针对过去死亡证明不规范、不共享等问题,建成电子死亡证明开具应用场景。证明数字化。公安、卫健部门可自动从户籍数据库获取逝者信息,在线生成唯一编号的四联电子死亡证明;格式规范化。电子死亡证明统一使用省级卫健部门规定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模板,并统一使用电子签章;运用数据化。电子死亡证明同步传送至共享数据交换平台,相关部门在开展人口管理、停止各项保障、财产继承等事宜时可随时提取死亡数据。目前,全市279家医疗机构和公安部门基本实现使用平台开具电子死亡证明。

遗体接运“一键办理”

针对过去预约接运渠道单一、接运服务不快捷等问题,强化主动服务、提升接运效率。拓宽预约渠道。丧属可选择电话或公众号预约,自主选择接运时间、车型;强化主动服务。殡仪馆通过平台接收死亡证明后,线下主动联系丧属,沟通接运事宜;实现精准调度。殡仪服务机构按照丧属接运需求,根据灵车搭载的GPS实时定位,向最近灵车发出接运指令。目前,全市殡仪馆100%通过平台办理接运业务,主城区丧属等待接运时间平均缩短至1小时以内。

殡仪服务“一窗公开”

针对过去殡仪服务价格不透明、服务不温暖等问题,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公示服务价格。在规范基本殡仪服务政府定价、延伸服务备案管理的基础上,收费项目及标准均可通过平台在线查看,做到明白消费;便捷选择项目。丧属可在线选择灵堂布置、选购丧葬用品,查看消费统计;主动接受监督。丧属可通过监督电话随时投诉,殡仪机构及时回应处理,服务完成后线上进行服务评价、提出意见建议。平台上线以来,全市殡仪机构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取消不合理基本服务收费项目,大幅度压减延伸服务项目,殡仪馆治丧费用平均降幅20%以上,仅市殡仪服务中心每年减少群众治丧负担约2600万元。

公墓安葬“一程服务”

针对过去安葬服务信息不全面、监管难落实等问题,完善线上安葬、监管、祭扫服务功能。公墓信息公开。公开全市城镇公墓地址、电话、墓型、服务项目等信息,重点展示惠民墓位、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墓型、墓价;骨灰去向掌握。骨灰从殡仪馆取出后,平台自动将火化信息和骨灰去向信息及时推送至拟葬公墓户籍地民政部门开展跟踪服务,同步推送属地乡镇(街道)、村(居)掌握;公墓价格预警。对城市公益性公墓墓位、惠民墓位、节地生态安葬墓位分别设置1.485万元、1.5万元和1万元的预警线,对超10万元的经营性墓位进行预警提示。目前,通过平台实现100%骨灰跟踪服务,对24次超价格预警提示信息进行核实处置。

后事办理“一网联办”

针对过去“身后事”办理不联动、停止各类保障不及时等问题,推进部门数据整合共享、线上联办。赋能群众“网上办”。丧属可在线申请查询逝者公积金、存款、不动产等信息,根据查询结果可在线上申请办理相关涉财继承业务;赋能政府“及时办”。平台实现民政、人社、医保等8个部门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共享,相关部门可通过数据比对及时停止逝者社保、医保、低保、高龄补贴等各类保障政策,可依申请为丧属办理涉财继承事宜。平台上线以来,已通过数据比对停医保7230人,停低保4632人,停社保4496人,停高龄津贴783人,注销残疾证556人,注销退役军人证54人。(贵阳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