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绿盾:敦煌公安“网格+铁拳”守护丝路生灵线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坐拥鸣沙山月牙泉、西湖湿地、阳关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生态系统,是野骆驼、鹅喉羚、胡杨、锁阳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近年来,野生动植物非法猎捕、交易、运输等犯罪活动呈现网络化、跨区域、链条化的特点,非法猎捕鹅喉羚、盗采锁阳肉苁蓉等违法犯罪活动暗流涌动,对我市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紧盯主责主业,以“清风行动”为抓手,立足荒漠绿洲生态特点,通过“组织统筹、精准打击、协同共治、全民参与”四维发力,构建起“打、防、管、控、宣”一体化生态警务体系,为守护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交出“敦煌答卷”。

构建攻坚体系 搭建行动“领航标”
紧扣“守护大漠生态”核心任务,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生态警务”首要战场,构建起“多警种作战,各所队联动”的立体化指挥体系,形成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新格局。
目前,全市共设置林草区域网格13个,市、镇两级林警长16人,林警员44人。各派出所联络员及时将各所林警员反馈的信息、线索上报,加大协同配合,强化源头管理,依托社区警务工作与林警长制工作无缝对接,明确管护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小事当场处置、大案联动打击”。上年度全市涉野生动植物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00%。
开展精准打击 握紧执法“铁拳头”
牢固树立做强主业、尽好主责的理念,针对敦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坚持“打早打小、全链打击”,从严从快办理涉野植物案件,对非法猎捕、交易、采挖等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清风行动2025”开展以来,敦煌市公安局侦办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同时针对冬春季候鸟迁徙、药材采挖两大关键节点,加强交通运输监管,在雅丹公安检查站、S240临时公安检查站开展常态化定点查缉,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切实阻断非法野生动植物流通链条,协助行政部门查处2起盗采违法行为。
加强协作配合 织密监管“防护网”
打破“单兵作战”模式,构建“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形成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的强大合力,让荒漠生态保护从“公安主力”变为“全民参与”。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森林警察大队每月定期与林业和草原、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联合市生态保护工作站在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开展执法巡查,全面排查隐患。
同时,加强警务区域协作,与省森林公安局敦煌西湖分局、瓜州县、阿克塞县公安局签订警务协作协议,建立“信息互通、案件协查、联合巡控”机制,今年以来联合查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1起,移交其他部门案件线索1条,救助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雀鹰1只。
广泛宣传发动 筑牢思想“警戒线”
保护野生动植物,根本在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参与”。森林警察大队坚持“打击与教育并重”的原则,多渠道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结合“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先后开展宣传活动12场次,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电视广播等线上途径加强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的宣传曝光,以案释法,鼓励群众积极提供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线索,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配合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浓厚氛围。
大漠风劲,警徽闪耀。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将继续以“清风行动”为笔,在荒漠绿洲绘就生态保护新画卷,让生态警务的“清风”拂过敦煌的绿水青山,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添加生态文明注脚。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马静娜 敦煌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