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韵正浓,来福建共赴“三月三”!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三月三”是畲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上午9:30-11:00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
将举行“共叙畲乡情•同心促融合”
“三月三”畲族文化周活动
此前,畲族文化周活动也在福建其他地区陆续开展
众多群众和游客齐聚畲乡
共享这场民族文化盛宴

三明永安青水畲族乡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周活动 图源:今日永安网

宁德霞浦水门畲族乡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周活动 图源:茶韵水门

罗源县举办“三月三”文化周活动 图源:福建省艺术馆

漳州市华安县大地村举办“三月三”活动 图源: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畲族主要分布于
闽西山区、闽东及闽南沿海地区
关于畲族的族源,歧见很多
其中有一种说法
认为畲族源于周代的“闽”人
“闽”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
它们的遗裔就是今天的畲族

图源:新华社
每年“三月三”
畲族人会举行盛大歌会
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图源:福安文化馆
歌谣是畲族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文学样式
畲家以歌代言,以歌叙事
每逢这一天,畲民三五成群相互对歌
家里来了客人,畲民就会唱起《迎客歌》
有的在半路上拦住对方唱起《拦路情歌》
男女青年对歌的场面更是精彩万分
“三月三”又被称为“乌饭节”
每年这个时候
畲族人都要蒸煮乌米饭
以此缅怀祖先、款待来客

乌米饭 图源:大梦蕉城
乌稔树的叶子捣烂滤汁
再用汁液将白糯米染制成黑色
一口下去
既有糯米的香气
又有青山碧水的芬芳

乌树叶 图源:杭州日报
味美香糯的畲族乌饭
具有开胃健脾的膳疗作用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
“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
益气力而延年不衰”
唐代诗人杜甫也曾写诗赞誉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后人认为诗中的“青精饭”
便是畲族的乌饭

宁德是全国畲族人口最为集中的聚居地
也是最能凸显畲族文化氛围的地方
在语言方面
福安畲语被认为是畲语的标准语
保留了传统古畲语的基本音调
也是绝大部分畲族交际使用的方言

图源:中国畲乡客户端
除了对歌和乌饭
凤凰是畲族的另一个代表性元素
在宁德屏南
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畲族村落
——巴地村
舞“火凤凰”是巴地村传承至今的
特色民俗活动

图源:全景屏南
夜晚时分,绚烂的火花中
飞舞出一只若隐若现的“火凤凰”
在夜幕中显得格外耀眼

舞“火凤凰” 图源:全景屏南
而在闽西地区
畲民与客家杂居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逐渐趋于融合
这里的大多数畲族
使用接近于客家方言的语言
畲客相融、民族团结
是闽西畲族的显著特色

其中,龙岩漳平的山羊村
是闽西地区目前
保存最为完好、人口最为集中的
畲语遗留地
村居的建筑也都充满了
浓厚的畲族韵味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唐代诗人刘禹锡用短短四句诗
生动描绘了畲家风情
春风和煦的四月,畲韵正浓
让我们漫步在福建的畲乡
一起寻觅畲族文化的魅力吧~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浙江图书馆、福安市文化馆、文旅宁德、今日福安、今日晋安、福建日报、姑苏晚报、e龙岩、闽西日报、闽东日报、漳平新闻网、大梦蕉城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