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联席活动在杭召开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霍奕
2025年4月13日,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以下简称“亚太世遗苏州中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承办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联席活动”在杭州吴山城隍阁顺利召开。
本次活动以“创新传承: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的未来续航”为主题,汇聚亚太地区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负责人及专职代表,共同探讨青少年遗产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未来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主任顾文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蕾出席并致辞。
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C”战略计划的重要实践载体,由亚太世遗苏州中心发起并设立,旨在通过教育激发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深入践行《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培养未来遗产守护者。
会议聚焦:锚定未来遗产教育方向
联席活动当天,“2024年度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创新案例展”首次亮相,展览集中展示了历年来各基地的遗产教育实践的优秀成果。杭州西湖文化特使计划的遗产教育和公众参与模式、盐城大丰野鹿荡的时空研学路线、澳门文物大使协会的“2024MH+”项目等案例,为全球青少年遗产教育提供了创新范本。

基地证书颁发 图片来源: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会上,主办方为获评2024年度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创新案例的基地和通过资质复核的基地先后颁发证书,新增基地授牌仪式同步举行,进一步扩大了青少年遗产教育网络的辐射力。
深耕本土:青年让遗产“活”起来
在本次联席活动中,新增基地代表及创新案例单位代表分别就特色教育模式、跨区域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杭州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以“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年参与——以西湖文化特使为例”为主题做案例分享,详细阐述了西湖文化特使十三年的实践。
2011年,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通过各种形式加深青少年对西湖世界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搭建平台让青少年参与到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来。2012年,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发起“西湖文化特使计划”,同年入选“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
“西湖文化特使计划”实行以来,已从全球11个国家、61所高校选拔了500多名青年志愿者。目前,“西湖文化特使计划”已建构了一套成熟的世界遗产教育课程体系,旨在鼓励青年人投身到世界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中。历届特使可以自主策划以西湖文化为主题的遗产教育、遗产活化、原地旅行、海外推广等活动,以年轻多样的方式向公众诠释一个独特韵味的西湖世界遗产。
杭州是一座拥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城市,西湖文化特使深耕本土,围绕地方文化开展各类活动,收获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2022年,西湖文化特使荣获“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2024年,“西湖文化特使计划”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优秀实践与经验》报告,成为全球青年参与遗产保护的典范。

第十二届西湖文化特使集训营 图片来源: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此外,盐城大丰野鹿荡重点推介“野鹿荡时空研学基地”,结合湿地生态与历史遗迹,打造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研学路线;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则展示了“2024MH+”项目,通过数字化建设与国际交流活动,推动青少年成为文化遗产传播的全球使者。
走读吴山:用脚步丈量遗产
作为本次联席活动的实践考察环节,西湖文化特使团队以“吴山大观”为主题,组织各基地代表深度探访吴山历史片区。作为南宋皇城文化腹地,吴山承载着城湖共生的独特遗产基因。代表们沿瑞石洞、宝成寺、东岳庙、伍公庙等核心景点展开走读,通过市井生活场景与历史遗迹的有机串联,实地感知“活态遗产”保护理念的在地化实践。

活动合影 图片来源: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此次联席活动的举办,不仅加强了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协同合作,也为遗产教育的创新实践注入了新动能。各方教育基地代表表示,将以此次联席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青少年遗产教育工作,强化青少年在遗产保护、公众导览、国际传播等环节的主体作用,为文化遗产公众事业输送具有文化使命感与国际视野的新生力量。
(图文资料来源: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