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注意!这种病已到高发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王世珂 通讯员 宋波
郑州疾控提醒:进入四月,气温迅速回升,发病急、传播快的手足口病,也迎来了高发期,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
说到手足口病,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子才会得,但事实上成年人也有可能被感染,并且可能成为儿童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相关科室医生表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相对于儿童手足口病,成人的症状较轻,但因为成人活动范围大,更容易在和小孩接触时成为隐形的传染源。
据了解,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它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在1周内痊愈。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大多数患儿愈后良好,无后遗症,但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甚至发展为病死率高的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郑州疾控相关人员表示,在患儿居家护理时,家长需要注意患儿即使不吃饭,也要多喝一些清水,因为反复持续的高热,非显性的失水会比较多。可以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漱口。要积极对症退烧,保证孩子的休息,让身体充分恢复。
相关医生解释,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者发病前就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比例较大,通常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同时家长平时就要注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健康知识多一点(107)栏目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