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 勇毅前行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当雨水唤醒沉睡的山川,当惊蛰叩开春天的大门,当春分染绿荒芜的原野,清明便来了,轻步缓缓,春意款款。
在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不同的存在。不同之处在于,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作为节气,它万物皆显,气清景明,是春耕春种的时机,令人陶然;作为节日,它庄重严肃,清净幽远,是祭奠故人的日子,让人感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这一诗句何以一诵千年?是因为,清明是一盏灯,时时照亮前行路;是因为,清明是一滴泪,年年湿润在心头。“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此刻,心怀感恩的人忆起亲人的音容笑貌时,不忘来路的人重温英烈的无畏牺牲时,是很容易在追思中“欲断魂”的。
“81192,收到请回答。”“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近日,一段纪念“海空卫士”王伟的跨时空对话视频刷屏网络。有网友跟帖:“英雄,我们肯定会继续前行。英雄,我们缅怀你,不只在清明。”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东风絮语: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山河作答: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躯壳纵填沟壑去,精神犹在海天张。清明时节,我们在祭奠已故亲人的同时,对革命先烈致垂首之哀思,燃缅怀之心香,感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之力、信仰之光,就是理想信念的再强化、奉献担当的再提高、勇毅前行的再动员。
对英烈,共产党人永远铭记于心。1964年清明节,董必武重返嘉兴南湖时感慨赋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每年清明时节,很多人都会重温绿叶对根的情感,前往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重温英雄事迹。
周恩来同志深情地说:“一想到我们死去的那些烈士,我们亲密的战友们,就有使不完的劲,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今年是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广大官兵只有把敬仰之情转化为强军之志,以梦想为帆,以实干作桨,才能把英烈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而这,正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对我们莫大的激励和鞭策。(于斌、周言辉)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