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的简介及作品(美国肓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百年前,一位非凡的盲聋哑人,美国的海伦·凯勒以十八岁逝世了。她自幼生活在没有一丝光明、没有一点儿声音的黑暗沉寂中,为什么能精通几国语言、文学,成为写出十几种著作的作家和残疾人的慈善事业家呢?这一半靠的是她的启蒙教师苏丽宛创造的盲孩教育奇迹,一半靠的必她自己坚韧不拔的奋斗。

1880年,海伦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是报社编辑,母亲照管自家的农场。父母非常宠爱聪明过人的小海伦。不幸,在海伦一周岁半时,一场重病使她两眼失明、两耳也什么都听不见了。这时,她刚刚咿呀学语,会叫爸爸、蚂妈,就被命运隔断了她与世界在视觉和语言上的联系。父母任她在家里跑、闹。仆人们的孩子陪伴她玩耍,她像小女皇一样驱使他们。开饭时,她不肯坐在饭桌上固定的座位上,而是随便走动,从父母或其他人的盘子里吃喝。她被娇惯得十分暴躁,一不如意就捣毁家具,撕扯衣服。到七岁时,她只会用五十几个手势和家里人互相表示要什么或想干什么。

幸亏,十八岁的苏丽宛小姐及时来作她的家庭教师。苏丽宛四年前因病几乎瞎了眼睛,当时曾在波士顿城的盲聋哑人学校学习。后来,苏丽宛的视力基本恢复。她对小海伦的深刻同情,使她下决心把颇有天分的女孩带领到有声有色、光明和谐的世界中来。

苏丽宛在海伦的父母同意不干预的情况下,开始教海伦这个小野蛮懂得纪律。不安心上课就罚:不给玩具、不给糖果。越是胡闹,越要重罚。专心学习就奖,好吃好喝、陪她玩耍。海伦知道敬畏老师以后,学会了“手语字母”,互相用手指在对方手掌上一划就代表一个字母。通过这种手语,海伦能够“听”、能够“说”了。苏丽宛老师进一步让海伦模仿口型发音,教她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在这个基础上,海伦很快就能读盲书刊文,能用盲文和普通英文写字了。
1900年海伦二十岁时进入了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莱克利夫女子学院。上课听讲时,专有个人用手语把教授所讲译到她手掌上。没有盲文版的大量参考书也要专人译成手语使她“读”懂。读一两章就要大半天。别的姑娘总有时间出去打球、跳舞,海伦总在加班加点。课上课下飞快译出的手语使她的思想追捕知识,“象猎狗追赶野兔”。
她做作业、答考卷、写论文,用的是特制打字机,上面除英文字母与符号外,还有法文符号、希腊字母和数学符号。四年间,她学习了法语、德语、拉丁文、哲学、欧洲和英美文学、经济等等。她说,敬爱的学者好象使她这盲人重见了光明,使她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密尔顿、莎士比亚及其主人公们。

“攀登学问之峰没有坦途”,她说。“我多次失足跌落,爬起来再高攀。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对于我知识就是幸福。因为它教给我区分真伪,辨别高低。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人世上有高尚的追求,他才是真瞎、真聋、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