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地企业:初来乍到,能否提供产业链企业清单?成都变身产业红娘,专属对接活动促成合作
近日,兴隆湖畔,四川天府新区数智产业大厦内,一场特别的“数智急诊”举行。
四川天府新区发展和经济运行局营商环境建设处的工作人员集中在会议厅后排参会,看到东方数科准备的10余项服务清单被企业负责人们用记号笔做了标记,大家会后还热烈交流,他们表示,“成了,辛苦没有白费。”
两天后的“民企会客厅”活动同样成果丰硕,天府新区的企业与区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不少难题也找到了突破口。
“过去,在精心准备的座谈会上,企业交换名片,但实质性的合作总是差临门一脚。”会后,营商环境建设处的何佳璐、王誉衡重新复盘,他们表示,这场因企业名单需求而发起的活动,不仅帮东方数科打开了市场,还推动了新区营商环境建设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深层转型。

供需对接活动现场
“能否提供产业链企业清单”
企业提需求 相关部门助力市场对接
今年年初,刚入驻天府新经济产业园的东方数科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调研会上提出,“初来乍到,对新区企业情况了解太少,能不能提供一份产业链企业清单?”
这一迫切的需求,如同接力棒一般,迅速传递到了四川天府新区发展和经济运行局营商环境处。接到任务后,一场助力企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供需对接的行动就此谋划布局开来。
“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刻走访了企业,然后参考以往经验,设计了邀请30-40家相关企业参会的简单方案。然而领导却在方案上画了个问号——座谈会能解决实际问题吗?要让企业真正走出去,要做实做细企业服务工作,主动给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以‘加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何佳璐介绍说。
方案一次又一次地开始“打磨”:将会议室搬到数智产业大厦的实景展厅,把40人的座谈会扩展成80人的“数智急诊室”;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6个重点领域筛选目标企业,甚至将邀请范围从天府新区扩展到成都双流区、龙泉驿区、新津区、东部新区等产业协同区域。
最终,第四次方案讨论会才具体敲定相关细则。营商环境建设处的工作人员立刻着手联系匹配的企业,找场地、对流程。
几天后的活动上,东方数科发布了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10余项服务清单,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与6家企业分别达成合作意向或建立联系。开轩自动化、耐视特科技参观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展厅后,与促进中心达成合作意向,从多方面获得发展助力……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
“过去是政策快递员,现在要当产业红娘”
营商环境改革助企高质量发展
更大的惊喜在后续发酵。两天后,他们又带着5家智慧交通领域企业与成都高新区企业“碰面”。
会后,天府励飞与希迪智驾在汽车智驾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领行智享(T3)与智元汇在软件赋能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雷科特与天府新区的海康威视、高新区的臻识科技在交通智慧治堵方面合作达成共识。
“企业需要的不是一场活动,而是一个持续作用的平台。因此,不仅仅要‘搭平台’,更要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王誉衡表示,“过去我们是政策快递员,现在要当产业红娘。”
在何佳璐看来,营商环境专员要多走出去,多跟企业交流、了解企业,才能切实推动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的痛点就是改革的起点。”四川天府新区发展和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天府新区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培育国际化投资生态和优势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抓手,陆续出台新区1.0-6.0营商环境政策、522条改革举措,先后挖掘推荐国家级优秀案例10项、省级11项、市级3项。
事实上,亮眼的数据也印证了一次次改革的成效。
在王誉衡的微信里,有500多家企业联系方式,每个企业的情况他都熟记于心。他回忆说,已为1387家企业争取政策资金2.73亿元,兑现1382家企业项目资金2.27亿元,协助18家企业“壮大贷”“园保贷”融资1.01亿元;发放“天府兴隆卡”494张、兑现权益2633余万元。
下一步,天府新区将突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以区域协作拓展企业市场,促进政府服务效率变革、模式变革,着力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打造更适宜新区企业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郑晓凤
编辑 于曼歌
